查看原文
其他

“童年的我,你好!”

华南师大新闻社 晚安华师
2024-09-01

不久前

“长大后宴请童年的自己”

这一话题引发网络热议

华师人是如何宴请童年的

对宴请童年的行为又有何种看法

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选择更加健康的方式

充实自己的生活

逐渐弥补童年缺憾


  怀着十足的敬意看待童年的自己  


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师范)专业2023级本科生崔信哲


童年的我很少被允许看课外书或参加其他的课外活动,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高中。我觉得自己的过去过于乏味,于是便开始试图“疯狂”地补偿自己。小时候,父母告诉我读书一定要去读课本和老师推荐的名著。我难得看一次课外书,父母也会说不如去休息。初中时,身边的朋友喜欢看某套课外书,我很羡慕,但是一直没机会“全款拿下”。后来,我终于买下了那套课外书,并很快如饥似渴地将一整套书都看完了。


我还买过一把自己最喜欢的吉他,并带着它一起登台演出。那把吉他像是一个证明,证明我确实有能力做这样一件自己一直想去做的事。自那以后,我陷入了“疯狂”的补偿中。我开始热衷于购买各种周边,即使仅仅是将它们摆放起来,也要满足我过去如藤蔓般疯狂生长的欲望。可“疯狂”补偿后,我却感到有点不适,越是这样补偿,我越意识到这些行为本质上是对过去的执念和对家长的反抗,我的童年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治愈。



来到大学后,我开始寻找更为合理的“宴请”方式。我科学管理自己的时间,看喜欢的书,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我也经常和父母聊天,分享我近期的生活日常,向他们传递我的感受和想法,我们也由此加深了对彼此的理解。

现在,我发现自己可以用更客观的视角看待童年故事,并笑着和朋友分享感受,而不是一味的抱怨和指责。我想,至此,我是真的用健康的方式“宴请”了童年时的自己,也治愈了自己。无论如何,科学“宴请”的成效终会汇集到现在的自己身上。希望大家都能怀着十足的敬意去看待童年时的自己,去审视童年,回忆童年,并从中受到启发,更好地前行。


往事不可追

来日犹可期

踏上独立之路

享受当下的旅程


  当下即是最好  


国际商学院财务管理(中外联合培养)专业2022级本科生莫可伶


小时候,和大部分小朋友一样,我想做的很多事情总会因为各种原因被长辈们婉拒,比如因为有害健康所以不能喝碳酸饮料,因为不好打理所以得留短发,我的想法往往排在长辈心中客观的评价标准之后。长大后,自己做决定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可迟来的机会于事无补,以“弥补”为目的去做的事情并不能让我感受到被满足的、纯粹的快乐。我发现,自己更在意的是当下的感受,而不是去弥补过去未能如愿的遗憾。


假期时,我和朋友一起去了长沙旅游。从制定旅游攻略,到抢订机酒门票,都是第一次完完全全由我主导的。之前父母总担心我们外出旅行不安全,认为我难以独自面对和解决未知的困难,不支持我的旅行计划。虽然被拒绝的记忆已经十分模糊,但难过和失望在所难免,我也曾怀疑过自己是否能够做到。其实当我真正尝试,我发现这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在旅行中自己收获了渴望已久的和朋友单独旅游的快乐。



在一定程度上,我也能够理解小时候父母长辈常常不允许我们这么做的原因。换位思考一下,或许将来为人父母的我,也会拒绝孩子们没有考虑过后果的想法。在宴请童年时候的自己时,我感受到了过去和现在的差别,也给自己提供了一个机会,弥补过去没有尝试的遗憾。


如果能回到过去,我想对自己说:当你不被理解或者不被允许做某些事情的时候,应该保留自己的想法,尝试着勇敢一点。但其实不回去也没有关系,因为现在的我已然有能力爱我所爱,行我所行,当下即是最好。


快乐不是童年的专属品

在成为大人之后

我们仍然可以寻求

精神世界的宁静与快乐


  享受这种迟到却不可或缺的满足  

 

教育科学学院(汕尾)学前教育专业2023级本科生丘达星


“人们总在追逐不同的目标,但更多的人身处乱流中,不知何去何从,但童年的自己,一直站在那里。”我童年时的需求大多以被拒绝结尾,或许正因如此,我童年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对新事物的向往也没有太过强烈。长大后我经常将思绪倒回过去,去寻回那些曾经向往的事物。


也许是童心未泯,初高中开始寄宿生活后,我渐渐能独立规划自己的生活,便尝试着重拾那些曾经未被满足的小小心愿——带家里的小孩吃一顿从前很少有机会去的麦当劳、夹一次以为要天价才能夹到的娃娃、重新打开游戏打败小时候觉得无比强大的BOSS。尽管最终零食的味道并不像想象中美味,那天想要的玩具也不再适合长大后的自己,但这并不重要,我深知这是一场自欺欺人的“刻舟求剑”,我是在弥补当年的遗憾,是在安慰心中的那个小孩,我依然享受这种迟到却不可或缺的满足。



从高中进入大学,我的生活从单线任务变成了对世界的开放性冒险。大学意味着更高的自由度,也意味着我能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宴请自己的童年,追赶“主线”固然重要,但童年的心愿像是从前没有通关的支线,仍等着我去探寻。这种更松弛的状态也让我领悟到:人生不是要功成名就才叫成功,能一直快乐也是了不起的本事。


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生活节奏加快,让我们错过太多沿途的风景,好在慢悠悠的“绿皮火车”还在,这是快节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休憩之处。而宴请童年的自己,享受片刻的惬意,也正是当代人在现代生活中同样所必需的“休息室”。


别让缺憾阻碍前进

珍惜当下

追求更好的自己


  请珍惜当下拥有的爱  

 

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23级本科生耶比同学


小时候,我的父母迫于生计在城里打工,将我寄宿在了小山村中的姑妈家。姑妈一家待我很好,但他们有自己的家庭,我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外人,没有归属感。山坳坳间的天空对我来说实在太小太小,我喜欢倚在家门口的土墙上望着那些被层山隔绝的小村子和蜿蜒崎岖的山路,想象大城市的样子。那里不仅是父母所在的地方,更寄托着我对自由的向往。但直到12岁那年,父母在城市站稳脚跟后将我接去抚养,我才第一次走出山村。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意识到童年的经历对我性格的影响,我变得有些自卑和缺乏安全感。长大后,我独自从北方来到广州上学,为了弥补童年那个被困在村子里的自己,除了寒暑假之外的节日假期我都会四处旅游,周末就做家教来攒旅游经费。



游玩过程中,我慢慢对自己的童年释怀。有次在顺德旅游,我看到路边有一个小女孩被爷爷奶奶牵着走,他们看起来幸福又开心,我的嘴角也扬起了微笑。那时我突然意识到,很多已经发生的遗憾无法挽回,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当下拥有的爱。就像我在童年失去的关爱没有办法挽回,但现在能够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对我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尽管我尝试去弥补童年的自我,但我认为这样的“宴请”终究是表面的。如果只是机械地去补偿,可能会让我们的心里感觉更难受,因为童年失去的很多东西是现在拥有再多也补不回来的。未来,我想要追寻更多的自我,勇敢地交友、表达情绪、走向更多地方,我想,真正治愈童年的方法就是放下童年的芥蒂,去追求更好的自己。


人生是一场修炼

我们在成长的路上

不断认识自己

并与自己和解


  好好认识自己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讲师吴梦宇

我对自己的“宴请”更像一种心理上的调整。小时候,我是个特别懂事的孩子,那时觉得做什么事情都得考虑会不会给家人添麻烦,会不会给家里带来负担。小时候家里没有给我过过生日,我们也没有太多要过生日的概念,上了大学以后,才知道原来大家会这么去过生日。记得有一年生日,我给自己买了一整套书,作为对这特别一天的庆祝,毫无负担地“宴请”了自己。这一种快乐和满足也完全源于我自己,不来自于任何外界的东西。


宴请童年,回溯童年,我觉得没有问题,但过度补偿是需要注意去避免的。在我们不断反思童年,不断往回看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去理解、接受现在的自己,与自己和解,当然很好,但要注意避免刻意地,过激地去对它进行一些反应,在回溯童年的过程中,去认识自己,去好好地理解自己,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


“宴请”自己时

既要遵从内心

又需尊重差异

相信缺憾可以成为动力

愿望能够逐渐圆满


  遵从自己内心  


文学院副教授张成华


无论是愿望还是遗憾,总是先有差异和愿望的对象,然后才有遗憾和愿望,才需要“宴请”。如果要说还有什么是人有我无的话,那一定就是方便面了。1998年大洪水,那时我十几岁,村子被洪水淹了,当时我才第一次吃到了作为救灾物资的方便面。类似这种小时候想要的东西可能有很多,不过在当时的条件下,实在是很难得到,因此那种“想要”的想法并不是特别强烈,也很快便在心中淡化了。


在我看来,人们对于童年的“宴请”,大概率是出于对现在生活的不确定、不满意。我认为遵从自己的内心是最好的“宴请童年”的最佳标准。当然,这种“宴请”还需要保持一个度,首先当然是要怀抱着“童真”去做。其次,也需要守住一条底线:不让自己现在的身心受到伤害。否则一旦“宴请”发展为一种内耗,便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


在我们频频回头

宴请童年时

也别忘了带着收获的力量

大步向前走

奔赴远方


小晚已开放投稿通道

期待大家的踊跃投稿

请在后台回复“投稿”获取地址


  #往期回顾#  




采写丨匡书涵 苏嘉健 刘舒蕊

张子希 钟烨 邱敏婕

摄影张茗林 林韦辰

执行编辑丨陈虹媛 徐悦 叶琪

责任编辑丨卢嘉裕 吴建国 陈婧

初审沈蔚瑜

复审丨林海岸

终审丨周宪

标星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了解华师最新资讯我们在场 懂你悲喜 给你力量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校历丨PPT丨招生丨水电费丨网费 | 投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晚安华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